2015年10月16-17日,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、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、中鋼網、鋼鋼網、現代物流報聯合主辦的“第八屆中國鋼鐵高峰論壇暨2016中國鋼材市場走勢展望”盛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,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先生發表了題為“2015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展望”的演講。作為鋼材消耗大戶,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直接影響著鋼材市場的行情走向,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先生本次演講,不僅是2015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展望,更是工程機械行業和鋼鐵行業共同的發展展望。
工程機械+鋼鐵難兄難弟之現狀
蘇子孟在演講中,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工程機械行業的現狀,他所介紹的現狀恰與鋼鐵行業現狀如出一轍:
1、市場需求下滑,而且下滑幅度普遍超出預期。
2、融資難、融資貴、資金緊張等問題在行業內普遍存在。
3、行業經濟連續思念調整,2015年下行壓力特別大,許多企業存在很大的經營風險。
4、前幾年該行業一直保持出口快速增長,2015年出口份額開始下降,壓力顯現。
5、銷量、銷售收入、利潤與往年同期相比,均大幅下滑,雖然鋼鐵價格下滑導致采購成本降低,但對于整體形勢來說只是杯水車薪。
由此可見,工程機械行業與鋼鐵行業近幾年來處在同樣的困境之中,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是兩個行業的共性問題,但工程機械行業借著“十二五”的幾年時間率先開始進行企業的轉型升級,取得了許多可喜成績,值得廣大鋼企借鑒。
工程機械轉型升級成績盤點
說起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轉型升級,蘇子孟非常驕傲地說:“回顧這四五年,工程機械產業抓住了難得的一次調整機會,大家去調結構、轉方式、轉型升級,這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,應該說可圈可點。我個人一直在講裝備制造業領域里頭,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是最值得驕傲的。”他表示,工程機械行業比較突出的成就有:
1、市場占有率“十二五”之初僅有82.7%,而按照2015年全年5000億左右的工程機械銷量來算,市場占有率可以達到92.6%,有了大幅提高。
2、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快,工程機械行業2015年出口預計能達到199億,在世界上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中國的機械,全球工程機械的50強排名,中國企業占了11家之多。
3、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。全球排名前三位的混凝土機械企業都被中國企業收購,工程機械產業是擁有核心技術的產業。
4、專利數量再創新高,截至目前,我國工程機械方面擁有2萬多個專利,其中發明專利2500個,達到歷史新高。
5、節能減排、綠色制造、減震降噪方面取得豐碩成果。機械能耗最高降低十幾個百分點,減震降噪方面目前我國已經掌握最核心的技術。
6、智能化、信息化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7、企業高度重視售后服務,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國家,都有我們企業的售后服務中心,可以滿足客戶各種需要。
毫無疑問,工程機械產業是鋼鐵行業的重點用戶之一。相信工程機械行業有了這樣良好的基礎和轉變,在未來的“十三五”期間,會為鋼鐵行業帶來諸多利好。
工程機械行業未來五年會怎樣?
蘇子孟在演講中表示,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與國際和國內的同行經過聯合調查和探討后,對工程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做出預測,這個預測如果成真,或將直接影響鋼鐵行業的行情走向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他預測:
“十三五基本上是這樣:到2020年,我們全行業定在7000億的銷售收入,我們預計今年是5000億,純的設備收入,還是定在每年增長7%,這樣一個水平。我想有那么多的利好,當然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,最后定在7000億,應該說還是比較合適的。其中出口占銷售收入的30%,國內市場自主品牌滿足率爭取達到95%。”
“因為工程機械產業這次中國制造2025之前,我們搞強國戰略研究的時候,很多院士,加上我們方方面面的人士最后確定,把工程機械產業列入到優勢產業,就是未來實現強國戰略的優勢產業,所以我們對照中國制造2025,來規劃我們自己的產業,我們分成兩個階段實現強國夢。第一階段就是到2020年,我們進入全球工程機械第一方陣,第二階段,到2030年實現強國目標。”
“對于鋼鐵行業來說,工程機械行業應該說是多品種、小批量,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繼續的關注和支持我們這個產業,希望大家能夠攻克技術難關,生產出符合我們要求的高可靠性鋼材,從而改變高端鋼材一概依賴進口的現狀。今天我看各位專家也都講了很多,從研發到試驗,我們能夠跟我們的客戶一起坐下來去研究搞差異化的供貨可能更好。”
從蘇子孟的發言中,我們可以看到,工程機械行業作為鋼鐵行業的下游消費行業,已經提出諸多要求,倒逼鋼鐵行業升級轉型。一方面是低端鋼材產能過剩,另一方面卻是面臨高技術含量特殊用鋼生產不了的窘境,相信通過鋼鐵行業的共同努力,一定可以改變這種現狀,中鋼網愿與廣大鋼企攜手合作,在鋼企轉型升級中竭盡所能提供所需幫助和服務,共同打造互利共贏的鋼鐵生態系統。